农业机器人越来越受重视
农业机器人能够逐步代替人力而且不断帮助农业生产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其还可提高劳动效率,帮助解决目前许多国家面对的劳动力稀缺难题。这使得农业机器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北美和欧洲在精准农业和农业机器人的使用方面处于世界***水平,但亚太地区(主要是中国和印度)也在快速增长。根据Tractica***近的一份报告,到2024年底,农业机器人的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60万台(2016年的年出货量仅为33000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表示,农业机器人目前已成为世界热点。2017-2021年期间,人工智能在农业中应用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2.68%。2016年为27.6亿美元,预计2020年为111亿美元,2025年为308亿美元,主要包括农业无人机,无人拖拉机、智能收获机、智能除草机、挤奶机器人、农业自动化与控制系统等。农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是人工智能农业领域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各国加大农业机器人研发力度
农业采摘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是人工智能农业领域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一些国家都加大了对于农业机器人的研发力度
虽然我国对机器人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国内很多研究机构和企业也在探讨无人农场,也建设了无人农场的示范,产业发展迅速。
在作业对象识别和定位算法优化方面,各国的主要研究对番茄、甜椒、苹果、柑橘和荔枝等蔬果及杂草和作物病害等的识别,而中国在这一方向上的研究产出相对较多。
导航和路径规划算法优化方面,日本和西班牙的相关研究则更加超前。美国在作业对象的分选与监测研究上产出相对较多,研究重点包括果实分选及水产养殖监测和牛奶产量与风险监测等。
总体而言,我国与发达国家水平一些地方还差距明显,如农牧业工艺与机械设备结合的不够紧密,国内稳定性、故障率、易用性等指标不理想,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偏低,智能化程度不高,核心算法的差距显著。
“未来的农场将是无人农场,将会需要大量的农业机器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表示。
全球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对农业机器人的需求将持续加大。
在技术上,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农业机器人作为新一代智能化农业机械将突破瓶颈并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未来农牧机器人新技术研究包括深度学习、新材料、人机共融、触觉反馈等技术。人机共融是未来农业发展重要的一环,可提高作业效率,人机共融技术减少了研发成本,由机器人预测人的意图配合完成工作。
更多资讯:农业机器人
新闻中心